《电力学报》历史演变

《电力学报》于1986年1月20日经山西省出版事业管理处批准创刊,期刊登记号是第33号。原批准刊名为《电力学刊》,主办单位是太原工业大学电力分校,由分校副校长董季兰教授任主编,期刊为季刊,16开本,100页,0.5元/本,铅印。

《电力学刊》以扩大技术学术交流,促进科研和生产技术进步,发表科研和教学成果、介绍国内外新理论、新技术和教学新经验为宗旨。开办了论文、教学研究和译文三个栏目。以大专院校师生和电力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为对象,刊登电力、电机、热能动力、土木建筑、计算机技术、基础理论和现代科技介绍、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及译文,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的综合学术理论刊物。印发量500本。

经省新闻出版局审批,《电力学刊》自1988年第二期取得国内统一刊号:CN14-1112,在全国正式公开发行。

1990年,鉴于稿源问题及学校的财务承受能力等原因,为了进一步提高学刊质量,向省新闻出版局申请由季刊改为半年刊,每期定价由0.5元改为1元,排版仍为铅印。在编辑过程中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编辑规范,增加了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等,同时相应调整了各项规章制度,使《电力学刊》向正规化迈进了一大步。

1992年下半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编辑部向省科委和省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于1993年初报国家科委批准,《电力学刊》更名为《电力学报》,国内刊号改为CN14-1185/TM,主办单位变更为山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和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办,主编由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张洪钟和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朱广禄兼任,刊期由半年刊恢复为季刊,16开本,64页码,每本定价2元。在刊登范围上,《电力学报》取消了教学研究和译文两个栏目,刊物性质也由综合性刊物改为科技学术类刊物。

1993年11月,《电力学报》取得了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6548,发行范围进一步扩大为国内外公开发行,从而使《电力学报》的声誉和影响力又一次大大提高。

1995年,《电力学报》参加了山西省高校学报评比,荣获三等奖,在全国高专优秀学报评比中获“质量进步奖”,这些荣誉的取得说明了《电力学报》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刊物质量也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同年,在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期刊等级评审中,被评为“省二级期刊”,此后,连年保持“省二级期刊”荣誉直到1998年。

1997年底,学报召开了第二届编委常务工作会议,选举确定由当时任校长胡彦军兼任主编,张天孙老师任副主编,同时吸收了山西省各电力企业的知名专家进入编委会,实行产、学、研合作的办刊模式。在新一届编委会的指导下,1998年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自1998年第1期开始改版为国际标准大216开本,页码增至为80页,使《电力学报》印刷质量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

2003年至2010年,编委会选举时任校长李忱兼任主编,石生副校长兼任副主编。2005年增加山西省水利发电工程学会为学报主办单位。2008年,《电力学报》改版为双月刊,双月25日出版,页码80页。

2010年至2014年,编委会选举时任校长鲍善冰兼任刊物主编,苏小林副校长兼任副主编。

2014年加入山西大学学术期刊社,成为山西大学主办的学报。

2017年至2020年,编委会聘请山西大学的韩志伟编审担任电力学报的主编。

2020年至今,编委会聘请山西大学副校长程芳琴教授担任电力学报主编。

 

在2001年度的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高职高专分会的三优评比中获优秀学报一等奖,同时在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期刊等级评审中,由荣获“省一级期刊”的光荣称号并保持至2004年。

       2004、2006、2008年,《电力学报》一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高职高专分会的保持优秀学报一等奖;2009年《电力学报》重新获得“省一级期刊”称号;2011年,本刊入选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高职高专核心期刊;2014年,《电力学报》入选国家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名单;2022年,本刊入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师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同年,本刊中国知网发布了《学术精要数据库》“高影响力论文”,本刊于2012—2022年出版的7篇论文成功入选。